健康园地

十指相“扣”,痛在心中!钉扣机器引发创伤!

发布时间:2025-05-16 09:20:55 浏览:168次

 

钉扣机器引发严重创伤

近日正值午餐时分,急诊科诊室内外一片繁忙。突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穿透了嘈杂的人群,“刘医生!刘医生!有位患者手指被机器夹伤了,急需处理!”急诊科护士气喘吁吁地挤过人群,站在诊室门口,语气中满是焦急。
手足显微外科的刘医生闻声,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餐,迅速跟随护士赶往清创室。只见一位女士正紧捂着受伤的手指,脸色苍白,痛苦不堪。刘医生一边轻声安抚患者,一边迅速检查伤口:“女士,您是怎么受伤的?”患者声音颤抖地回答:“我在家里干活时,不小心被钉扣机器压伤了手指!”

 

实拍图片

显微修复攻坚战

 

刘医生小心翼翼地打开伤口,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一枚金属纽扣深深地嵌入手指,已经完全贯穿,伤口血肉模糊,甚至隐约可见断裂的指骨。情况紧急,刘医生立即下达指令:“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安排患者拍片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液!”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迅速稳住了现场的气氛。

不一会儿,急诊科护士带着拍完X片的患者返回诊室。刘医生仔细查看X片后,对患者说道:“您好,经过初步检查和手部X片确认,您的手指被金属纽扣完全贯穿,且伴有骨折。我现在为您安排急诊手术,请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处理。”

在刘医生的果断安排下,患者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迅速进入手术室。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患者的伤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及受伤后自救方法

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1. 熟悉设备操作

在使用任何机械设备前,务必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功能、操作流程及潜在风险。未经培训或不熟悉设备时,切勿擅自操作。

2.佩戴防护装备

根据工作性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尤其是在操作锋利或高速运转的设备时,防护装备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3.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设备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防止因空间狭小导致操作失误或意外发生。

4. 集中注意力  

操作设备时,务必全神贯注,避免分心。切勿在疲劳、情绪不稳定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操作机器。

5. 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

6. 遵守安全规程

严格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切勿因图省事而忽略安全步骤。

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1. 保持冷静

受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迅速评估伤情,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就医。

2. 止血处理

如果伤口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止血。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3. 保护伤口

如果伤口内有异物(如金属碎片、钉子等),切勿自行拔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条覆盖伤口,并固定异物,防止其移动。

4. 冰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肿胀,可用冰袋或冷敷包敷在患处,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5. 固定受伤部位
如果怀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应尽量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可用夹板或绷带固定,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6. 及时就医
无论伤情轻重,都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尤其是伤口较深、出血不止或伴有骨折的情况,需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尽快处理。

7. 记录受伤经过
在就医时,尽量详细地向医生描述受伤经过,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是否有异物残留等,以便医生快速制定治疗方案。

 

预防胜于治疗

加强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学习急救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配备急救箱:在工作场所配备急救箱,内置纱布、绷带、消毒液、冰袋等基本急救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中的意外风险,并在受伤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保护!

 

 
亳州骨科医院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亳)医广【2024】第11-06-01号

声明:本文内容均源于我院真实发生的服务故事记录,目的仅仅是为了分享服务中一些客观经历。不进行任何关于治疗效果的诱导和宣传,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治疗效果形象证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