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来者不“疝”!宝宝出现“鼓包”,千万不要忽视!

发布时间:2024-08-19 11:07:21 浏览:323次

这世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可真多

最近,不少宝爸宝妈发现

小孩活动后、哭闹时

肚子上就会有个鼓包

安静下来

鼓包又看不见了

这很有可能是小儿腹股沟疝导致的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疝气”

 

亳州骨科医院

外科主任王进先提醒

暑假期间小儿疝气多发

会对孩子造成危害

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诊疗案例

随着夏日酷暑降临,游泳成为小儿暑假必学的一项技能。半月前,家住建投世纪城的一位妈妈带领5岁儿子到亳州市体育馆学习游泳,在孩子沉浸在玩水的快乐时,妈妈发现孩子右腹股沟区出现一肿块,按压时肿块可消失。次日,这位妈妈便带着孩子来到亳州骨科医院外科与泌尿科问诊,经专家门诊王进先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后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建议患儿手术治疗。患儿妈妈担心孩子太小,受不了手术的折腾,同时孩子也对手术充满了抗拒和恐惧,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

经过半月的考虑,这对母子于前几日再次来到亳州骨科医院普外科与泌尿科就诊。王进先副主任医师再次仔细了解了患儿病情,与患儿妈妈耐心沟通,商量治疗方案、告知手术相关情况后,患儿妈妈终于下定决心行手术治疗。


亳州骨科医院为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手术为微创手术,通过脐周10mm观察孔及患侧针眼大小缝针操作伤口完成。术后6小时患儿即可开始进食,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下床活动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患儿痛苦小,术后复发率低。

 
Q:多少岁做手术合适?
2岁以内的宝宝尚有鞘状突闭合的可能。2岁以上还存在包块的宝宝,已经可以考虑做手术。
 
Q:全麻手术对孩子损害大吗?
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术时间短,一次短时间的全麻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01

疝气不是气

是有一部分组织“跑偏”了

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小儿疝气,指的是腹腔表层某一部分形成了薄弱点或缺损处,里面的脏器或组织跑偏了,从这个地方冒了出来,变成一个“鼓包”。

 

就像这样

↓↓↓

 

对男孩而言,疝气常常容易进入腹股沟管甚至阴囊。对于女孩,疝气会进入卵巢、甚至输卵管和子宫,也常见于大阴唇。

 

 

02

谁是疝气高发人群?

 

  • 通常情况下,男孩的腹股沟疝比女孩多,是女孩的3-10倍。

  • 疝气在1岁内最常见,因为越小,孩子哭闹越多,薄弱区越弱,肌肉力量越弱。

  • 早产儿、低体重儿,更是高危人群。

 

03

这个病有什么症状?

 

对疝气宝宝来说

体内就像有一颗“地雷”

随时会发作

 

  • 出现鼓包,要尽早治疗

孩子在哭闹、大喊大叫、大便、用力时,腹腔内的压力会增大,这时如果看到孩子腹股沟或者阴囊、大阴唇处有肿包,那就是“腹股沟疝”了。对于男孩,其有疝的阴囊会比另外一个明显增大

 

大部分孩子不哭闹时,或者平卧时,腹内压力减少,“跑偏”的组织能自行回到原来位置,这时肿大的地方就恢复正常了,但这种情况也容易被家长忽视。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多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发现有腹股沟疝的情况,要尽早带孩子就医治疗。

 

  • 出现疝气嵌顿,要立刻就医!

部分孩子平静时,“跑偏”的组织不能自行回到原位,相当于卡住了,医学上叫做“疝气嵌顿”。肿大的地方一直鼓起来,如果不仅卡住,还卡得紧紧的,会把血管压住,时间久了组织就会因为失去营养而坏死、水肿、炎症。

 

此时,孩子会肯定会疼痛、哭闹明显,如果疝内容物是肠道,甚至还有呕吐、便血等肠梗阻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的腹股沟鼓包

不能自行消失

而且越来越大

摸着偏硬

按压有疼痛

一定要立刻带孩子就医

晚了就来不及了!

 

04

怎么治疗?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现在不痛不痒,想等等看,说不定大一些就好了。

错!小儿腹股沟斜疝在6月龄内有自愈的可能性,但是几率很低。这是因为孩子哭闹多,同时外面肌肉力量薄弱,基本上都没法自行愈合。

 

  • 手法复位

出现腹股沟疝时,如果不能自行复位,医生会先进行手法复位。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下次还是会出现的。

 

  • 手术治疗

对于小儿腹股沟疝,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很多家长一听要做手术,心里忐忑得不行。别慌,只是个微创手术!
 


各位粑粑麻麻:

赶紧查下

孩子有没有鼓包

勿以“疝”小而不为!

 

有用记得转发图片

 

 

 
亳州骨科医院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亳)医广【2023】第11-14-03号

 

声明本文内容仅讲述真实故事,不作治疗形象证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