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是福
从中医角度了解肥胖
肥胖的原因?
饮食过度或缺乏体力活动:身体的基础代谢降低。食欲好消耗少,造成脂肪细胞增多而肥胖。
功能障碍性肥胖:饮食量少,喝水也会胖,这样的肥胖呢,称为功能障碍性肥胖。因为脂肪细胞中脂肪燃烧障碍造成脂肪堆积。
遗传性肥胖:同一个家族内,如果父母肥胖,那么一般子女大概会有2/3是肥胖者。
激素性肥胖:产后肥胖还有一些病理性肥胖,也称为继发性肥胖,相对来说,减肥疗效会比较差。
诊断依据?
1、长期食欲旺盛,有恣食膏梁厚味的不良饮食习惯,或同时缺乏体力活动。可有肥胖家族史。
2、身体肥满超过常人,腹大膏厚,甚者腹凸脂壅,纵腹垂腴。
3、可伴有头身困重、腹胀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懒动等。
4、排除水液潴留等非膏脂堆积导致的身体肥满或腰腹肥大。
中医辨证要点
01
辨虚实
本病辨证虽有虚、实之不同,但由于实邪停滞是导致体重增加的根本,故总体上是实多而虚少。
实:主要在于胃热、痰湿、气郁血瘀
虚:主要是脾气亏虚,进而可出现脾肾阳气不足。
虚实相兼:当同时有虚、实两类证候,又当细辨其虚与实孰多孰少之不同。
02
辨标本
标:主要是膏脂堆积,可同时兼有水湿、痰湿壅郁
本:导致膏脂堆积的根本,多在于胃热消灼、脾虚失运、脾肾阳气不足等,痰湿、气郁、瘀血久留,也是导致膏脂堆积不化的原因。
03
辨脏腑病位
以脾、胃为主,涉及五脏。
胃:肥胖而多食,或伴口干,大便偏干,病多在胃。
脾:肥胖伴乏力,少气懒言,疲倦少动,或伴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者,病多在脾。
肾:若伴腰酸背痛。或腿膝酸软,尿频清长,畏寒足冷,病多在肾。
心、肝:久病入络,或痰凝血瘀,则常病及心、肝。
证型分类
症状: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平或偏数。
症状: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少行,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症状: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或滑或涩。
症状: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更为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症状:形体肥胖,易于疲乏,可见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
肥胖的十大危害
减肥关键
消耗大于摄取,坚持减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不提倡节食,补充高品质蛋白质(豆类、鱼类),减少摄入糖分和淀粉减肥期间不可饮酒。减肥讲究循序渐进,要坚持,短期内减重过快容易引起失水过多,造成电解质混乱、心率加快。禁止长期食用减肥药物,导致神经厌食综合症。测量体温,提升基础代谢,腹部温度35°以上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