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楠木
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抗疫情
医院动起来了,每个部门都在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两个医院里的医务人员不分彼此,仅靠眼神的交流,足以给彼此温暖。
1月30号上午,我院大部分职工都已经提交了请战书,时刻等待着上级的进一步指示。当天下午,市医院郝树立院长召开了两院工作组对接会议。我与市医院医务科赵峰主任、护理部宋海燕主任进行了工作对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院里热闹起来了。调度、协调、计划、实施,在市医院郝院长、宋院长、闫院长和我院常院长、李院长的带领下,改造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逐步进行。门急诊及病房改造,宿舍楼及简易房的搭建,食堂及物资的供给,行人及车辆各种通道的分离,每一个点滴都凝聚着一群人的心血。1月31号上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带领省专家组,对我市集中收治新冠病区改造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
在刚接到我院成为新型冠状病毒定点收治医院的时候,我院护理部干事吴梅第一个主动报名,她对我说“主任,我年轻,有的是精力,况且我是单身,无牵无挂,请您务必要把我安排在革命的前线。”说话间,她已经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妈,我要上战场了。”电话那头,我能感觉到满是父母们的挂念,“妈,我爱你们。”挂了电话,我看到她偷偷地抹着眼泪。这是一名白衣战士的责任和担当,是我们年轻护理团队的表率。这几天里,她除了要负责日常繁杂的分诊工作外,还负责几十名护士的排班、协调与调度,平均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晚上,梅子对我说,这几天的值班和连班下来后,她看到姑娘们都掉了眼泪,可是没有一个人要求退出。我叮嘱她,在做好本职工作外,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多休息,撑不了就提出来休息,小姑娘调皮地说:“别呀主任,这可是医院给我的减肥好机会,你可不能轻易剥夺。”
1月30号晚七点半,我院在第一会议室紧急举行了医务人员抗疫流程培训会,邀请的培训讲师是我的老战友,她就是亳州市人民医院保健科护士长陈琳。当春节期间新冠病毒肆虐之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感染科病房的最前线。她对老公说,她曾经在感染科病房待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在医院正需要像她一样的员工,她的爱人二话没说,携幼女共同支持妻子奔赴抗疫第一线。在这几天里,陈琳护士长除了要梳理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的工作流程,还要为所有三县一区赶来支援的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流程及穿脱隔离衣的培训。晚上见到她时,她的声音已经沙哑,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工作的负责。培训结束后,考虑到很多同事会对门诊分诊现场不熟悉,她又亲自带领大家从门诊开始,将每一个班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又重复了一遍。因为她深深地知道,所有从武汉返回人员、发热疑似患者都是从这里就诊分诊,必须把好门诊分诊第一关,这里是前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忙碌,让她无暇向家人通上一则电话,当爱人忍不住拨通她的电话时,她的喉咙已经沙哑到发不出声音,听到女儿“妈妈、妈妈”的呼喊,留给电话那头的只有哽咽。
(亳州市人民医院陈琳护士长在讲解)
门诊楼前,为了能让护理程序更加的天衣无缝,我看到护理部宋海燕主任憔悴的目光,她已经奋战了几天几夜。我知道,她嘴里的口腔溃疡愈发严重了,可她没时间去理会。一群群可爱的天使们,她们剪去了自己最心爱的长发,只为节约一些时间留给战场。虽说是六小时不吃不喝不拉一轮班,但由于人员的紧缺,她们中有人甚至长达13小时滴水未进。是的,她们还都是一群孩子啊!摘掉口罩的瞬间,有人出了红疹,有人皮肤裂开了花,她们没有退缩,而是笑着看着彼此,彼此给彼此安慰。
就这样,两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按照原计划的布署,分别进入到自己的战区。宣誓大会的那晚,我知道有无数战士及他们的家人们都彻夜未眠。他们在整理行装,他们在吻别爱人与孩子,他们在轻轻的拭去父母亲眼角的泪花。
夜里十一点五十八分,我收到宋主任发给我的一条短信:“谢谢支持,你们的团队真的很棒!”此刻我热泪盈眶,是你们这些美丽的花朵,带给人间最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