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安徽日报》报道咱们医院啦!
一枚党徽,一件白大褂;一份初心,十分担当。亳州骨科医院党员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吸引了《安徽日报》记者的目光。在深入采访后,一篇展现“红色引擎”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报道跃然纸上...
《安徽日报》报道我院正文
“党建+业务”构建融合生态
距市场6公里的亳州骨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许远的党徽在白衣上格外醒目。这家民营医院的蜕变曲线令人瞩目:2019年至今,门诊量从4000余人次飙升至7万余人,住院量增长60倍,平均年服务业务量增长超过35%。
究其原因,该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彭杨伟告诉记者,聚焦“亮点工程”建设,打造“亳骨党旗扬 五创保健康”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是关键。
“‘亳骨’是医院简称,也寓意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骨气韵。‘五创’是医院的发展目标,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政府和百姓放心医院、技术一流医院、服务一流医院、百年名院。”彭杨伟解释说。
如何深度融合?该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丰富活动内容和建强党员、志愿者、医疗技术人员、院领导班子“四支队伍”,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和载体,让党建成为引领医院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公益服务等工作发展的“红色引擎”,实现党建与发展的“双促双赢”。 目前,该院中层及以上干部中党员占比超过60%,11名入党积极分子中有6名是科室骨干。
“他们职工的入党积极性非常高,写入党申请书的年轻人很多,为啥?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党员的先进性。”亳州高新区非公党建第一指导站站长陈敬解释说,医院发展靠骨干力量,骨干力量发展为中共党员后,本身就是一面“旗帜”。
“患者对党员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强,这也倒逼我们把业务做得更专、服务做得更好。”许远说。
重要岗位有党员、关键工作看党员、重大任务靠党员。近年来,亳州高新区党工委、非公综合党委以“党建强、发展强”为宗旨,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通过打造党建品牌“亮点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激发“两企三新”党组织争先创优内生动力,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未来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
声明:本文内容均源于我院真实发生的服务故事记录,目的仅仅是为了分享服务中一些客观经历。不进行任何关于治疗效果的诱导和宣传,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治疗效果形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