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7岁的芦先生在昆山务工时遭遇意外,右腿被重物砸伤,导致“右股骨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紧急手术后,他安装了钢板内固定。然而,术后近两年,骨折端始终未愈合,甚至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的严重问题。疼痛和行动受限让他一度陷入焦虑……
01 第一次手术遇挫:骨头为何“不长”?
2021年术后,芦先生严格遵医嘱休养,但右大腿的疼痛和僵硬始终未缓解。X光片显示,骨折断端毫无愈合迹象,内固定钢板最终不堪重负发生断裂。医生解析:股骨是人体最长的承重骨,粉碎性骨折本就愈合难度大。若术后营养、血供不足或固定不稳,易导致“骨不连”。传统钢板固定对复杂骨折的稳定性有限,可能增加失败风险。
2021年外院术前术后
我院术前影像资料
于2022年12月9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取出术+髂骨取骨植骨术”
我院术后影像资料
02 二次手术:髓内钉+植骨术“重启”愈合希望
2022年12月,芦先生来到亳州骨科医院。影像检查显示,原钢板断裂、骨折端移位明显。关节外科团队为他制定了全新方案:
1️⃣ 取出旧钢板,避免二次损伤;
2️⃣ 髓内钉固定:将生物力学更优的髓内钉植入股骨髓腔,提供中心性稳定支撑;
3️⃣ 髂骨取骨植骨术:取自体髂骨填充骨折端,刺激骨细胞生长。术后,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半年后复查显示骨折线完全消失,骨痂生长良好。
03 现在能跑能跳,重启健康生活
“做完髓内钉手术后,我每天坚持复健。现在跑步、下蹲、甚至跳跃都没问题!每天早上5公里慢跑,感觉腿比受伤前更有力了。”芦先生在复诊时兴奋地展示恢复成果。
主治医师李楠指出:
✔️ 髓内钉是长骨骨折的“金标准”,尤其适合股骨干复杂骨折;
✔️ 自体植骨能有效解决“骨不连”难题;
✔️ 术后早期科学锻炼(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是功能恢复的关键。
芦先生的经历印证了医疗技术与患者毅力的双重重要性。面对骨折术后并发症,及时寻求专业治疗、选择个性化方案,方能重获新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源于我院真实发生的服务故事记录,目的仅仅是为了分享服务中一些客观经历。不进行任何关于治疗效果的诱导和宣传,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治疗效果形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