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降了!职工门诊刷卡新政策来啦!

发布时间:2023-10-13 11:07:46 浏览:870次

 

新政策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降低职工普通门诊报销起付线(门槛费)。

 

一个年度内,参保职工在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报销起付线由800元,调整到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职工门诊定点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400元,年度累计最高400元。现实中可出现以下四种执行情况:


一、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内,下同)已达400元的,直接享受待遇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


二、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已达200元但不足400元的,10月1日起在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直接享受待遇,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400元方可享受待遇。


三、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不足200元的,10月1日起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 200 元后方可享受待遇;在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400元方可享受待遇。


四、参保职工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切换就诊时,当起付线累满200元,在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就诊时,可直接享受待遇(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累计的起付线可累计至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年度起付线需累满至400元(含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累计的起付线),方可享受待遇。


定点零售药店和未定级医疗机构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符合条件的两定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未定级的门诊部等)全部纳入门诊报销基金支付范围,参保职工凭定点医疗机构处方(纸质处方和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流转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费用,按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待遇标准执行,报销额度纳入基金年度支付限额管理。


明确异地人员双向享受普通门诊报销待遇。已办理备案的异地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常驻异地)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参保地门诊就医报销待遇。已享受其他补充医疗保障报销后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按照参保地报销政策予以补差报销,合并报销金额不超过当次门诊就医费用。调整职工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及报销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年度支付限额标准及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年度支付限额2000元,退休职工年度支付限额提高至3000元。在职职工在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50%;退休职工提高10个百分点,分别为70%、60%。此前已享受了门诊统筹报销待遇的,不再按新政策重新计算报销待遇。


参保职工经门诊统筹报销后,个人负担的费用不纳入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范围。


经门诊慢特病报销、“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报销后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再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报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