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建议收藏 | 大雪节气到,关爱骨骼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2-12-07 09:25:57 浏览:665次

今日是大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降雪,但是从今天开始,气温可能出现急剧下降、降水量也会随之增多。

 
那么面对寒冬,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骨病以及如何养护骨骼呢?

 

 
 
一:气温下降 预防关节疾病的发生
 

图片

寒冷的冬季是关节疾病患者最难度过的季节。大多数老年人关节病都是骨性关节炎,也有一些病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麻木、酸痛,重者屈伸不利,严重时可导致关节肿大变形,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

 

冬季预防关节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诱因——受凉、 受潮湿、外伤(如关节扭伤、跌伤、骨折)等都是关节炎症状加重的诱发因素,必须避免。特别是冬季天冷,风寒容易入侵骨骼,会加重刺激炎症反应,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换洗,被褥要常晒。

★★★适当运动——通常冬季是类风湿病最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季节,在我国北方尤其如,风、寒、湿等外邪或单独或联合侵犯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麻木、酸痛,重者屈伸不利,严重时可导致"关节肿大变形,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阶段允许配合积极的运动疗法,运动的原则和运动量应根据疾病的程度,在能耐受疼痛的范围内进行,一般以运动训练后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目标。但是, 各项运动训练均要注意防止发生骨折。

 

 
 
 
二:早晚温差大 要谨防股骨头坏死
 

图片

在冬季这样一个天气急剧变化的时节,股骨头坏死病人的确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骨病科医师介绍,寒冷主要是通过双臀部及腿部的血管收缩,使髋部的瘀血、缺血、水肿等血液循环方面改变,从而使病人的症状加重。

 

为此股骨头坏死患者要注意冬季预防:

★★★注意保护自己的髋部。

★★★冬季一定要小心摔伤,尤其是在下雪的天气。

★★★进行体育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扭伤髋部。

★★★尽量少做一些粗重的活,做的时候要小心。

★★★如果出现了髋部受伤,那么应当马上接受治疗,不要忽视。

★★★戒烟酒。

 

 

 

 
 
三:寒风刺骨 预防颈腰疼痛
 

图片

冬季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季节,因为寒冷刺激会使周身血管收缩和椎旁肌肉收缩,从而使间盘内压力改变、 增大,椎间盘因负荷加大导致退变加速;另外下雪天气多,因外伤导致急性椎间盘突出可能性很大。同时,不合理的睡觉方式、运动锻炼方式及不合适的枕头都会造成颈椎、肩部及周边肌肉的损伤。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预防颈腰痛的发生:

★★★注意颈部及腰部的保暖——冬季天气较冷, 特别是夜间温度较低,因此,早晚要加衣服,夜间加盖被子。可以用厚的长围巾对脖子进行保暖,平时腰部容易疼痛的人可以配带腰围。

★★★纠正不良习惯, 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伏案、 长时间躺在沙发上以及被窝里看电视节目, 平时颈腰疼痛的人注意不能劳累, 尽量不搬抬扛重物,要睡硬板床, 使用颈枕, 可以保护腰背部, 稳定脊椎不变形。

★★★避免运动性损伤——冬季许多人喜欢锻炼,由于热身活动没准备好、动作做得不到位、运动强度过高等不正确的锻炼都会增加颈腰椎受损的概率。

★★★适当的锻炼——因为锻炼使两侧的腰背肌强而有力,可以稳定脊柱,防止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和劳损,减轻腰椎的负荷,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慢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

 

 

 

 
 
四:寒气侵袭 谨防肩周炎
 

图片

肩周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进入冬季后, 肩关节更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由初期肩部疼痛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肩臂局部肌肉萎缩等,影响日常生活,冬季病痛加重。

 

中老年人冬季预防肩周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营养——寒冷季节更应注重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加强锻炼——不要因为冬季天冷就放弃运动, 要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如走步、做操、太极拳、武术、中老年人健美操、划船动作、弓箭步向前走做扩胸动作、肩关节有关功能活动等, 都是很好的预防锻炼方法。

★★★防     寒——在加强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防寒。天冷时可选择室内运动,加强冬季保暖,晚上睡觉时防止肩关节外露。

★★★防止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冬季,应小心谨慎,避免因滑倒造成外伤。如受外伤,应立即治疗。

 

 

 

★★★★
 
另外还有四种养生妙法提供给大家
 

图片

一、起居生活
(1)注意各关节、腰部、颈背部、足下、及下腹部丹田部位防寒保暖。
(2)多参加户外运动。
(3)不要熬夜,保持足够的睡眠。晚上最好在11点前休息。
(4)居住环境应空气流通。
 
二、食疗养生
大雪时节,地冷天寒,人们由于天气寒冷,人体为了保存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碳水化合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冬天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
 
三、运动养生
(1)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应注意防寒保暖。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服,待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外套。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外衣,避免受凉。
(2)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再脱去外衣,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锻炼后,换上干燥衣物。
(3)锻炼时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四、防寒保暖:护好颈肩胸
大雪节气,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老年人因为身体较弱,因此怕寒,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衣服,但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紧张度减弱。如果这个时候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会感到寒冷。穿多衣服睡觉时,会越睡越冷。
 

(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编辑 | 苏    飞

签发 | 综合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