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不仅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还是春季里人们最重视的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时节,气候日渐转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是祭祖赏景的日子,但因为早晚温差大,空气潮湿,更要注意养生。
根据清明节特点,从传统中医上来看,此时节阳气升发,“宜多动忌静”,主要意思是中老年人强身健体之法在于多动少趴卧在床。春天天气明朗,早上阳光普照后,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强健骨骼。
另外,阳光中紫外线还可以作用在皮肤上,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和钙是营养搭档,可以促进体内钙吸收、利用,是帮助中老年人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清明节气候忽冷忽热,需要提防骨关节炎、风湿骨病的发生,要懂得“春捂”。增减衣服要及时,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活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更要避免久处潮湿环境。
“情绪病”是一种心理病,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清明时节往往会因为祭奠祖先、思虑过度,影响生活情绪,甚至引发抑郁、心烦易怒,影响心情。
所以,大家要注意合理调节情绪,和家人出去采摘野菜或组织外出踏青,让全身心放松,释放心理压力,活动舒缓关节。
清明节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绿色食物,如韭菜、青团、香椿、蒲公英、芹菜等,食用新鲜绿色蔬菜、新鲜野菜,具有养肝祛肝火、清热解毒、抗炎、增强免疫力、强壮骨骼等功效。
比如:香椿,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伤口愈合,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体内脂肪代谢,特别是胆固醇,适量摄入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有效防止牙龈出血。
芹菜,钙磷含量较高,可以增强骨骼健康,芹菜中还含有可以中和尿酸的物质,可以防治痛风。
编辑 | 苏 飞
审核 | 于李强
签发 | 综合办